發表文章

【清晨4:00的舞台劇】

圖片
明明是很好的neighborhood,偏偏有這麼一戶鄰居,總在晚上11點以後開始吵架。聲音像是從隔壁棟樓下的小迴廊傳來,經過迴廊的共鳴,再用拋物線,傳得....遠遠、遠遠的.... 「為什麼非得11點以後開吵呢?」我問中控室。 值班的頭頭表示,加班的日常吧?所以「越晚,人到得越齊。」 啊?難不成是打麻將?滿了人數,才能開局? 這一家大小,經常兩兩對立。一旦開戰,就像西洋鬥劍,針鋒相對;也像鬥雞,喊得撕心裂肺,因為每個人、每句話,都要動用「極致原力」,吼著說、搶著講; 而今晚,居然動手打了起來! 雖然我聽不清楚、也不想聽清楚他們連珠炮般爭吵的內容, 但是他們的聲音,除了大聲,只有更大聲;而情緒,非常清晰,清晰得讓我無法不感受到那份獨特的家族動力。 現在已經快四點了,我不知道睡不著覺的是不是只有我;我也懷疑,為什麼總像是只有我去報告警衛?幸好中控室表示,曾經有鄰居撥打113專線(有概念),也有鄰居乾脆直接報警。 那麼,難道因為久未改善,於是大家習以為常,或是只好習以為常?如果真是這樣,這到底是習得無助,還是耐力和心境被撐大? 我躺在床上,真的很不想一個晚上通報警衛兩次,於是摸著鼻子,聽了3.25個小時的YouTube演講,希望他們吵累了會去休息。很遺憾,他們無意休戰,反倒越吵越帶勁。為了天亮前殘餘的睡眠,我不得已慢吞吞起身,拿起對講機聯絡中控室。才說了半句,警衛先生就拼命跟我道歉。我趕緊配合著他謙和的態度,千謝萬謝。心想,這真不是他的問題;辛苦他,如此訕訕。 放下對講機,外面繼續鬧著。 十來分鐘後,突然傳來一聲淒厲的尖叫,嚇得我抖了一下。 嚴格來說,那是一段綿長而淒厲的二重和聲。 爭執中的雙方 似乎在某一瞬間,不約而同以洪荒之力,朝對方喊出一句不知道什麼內容的話。 然後,居然沒有然後了...... 嘎然而止的尖叫,突如其來的死寂,使我產生一種錯覺—— 彷彿,這段打鬧從來不曾發生;彷彿,這全是我的幻覺。但 又彷彿,他們其實一直在堆疊、醞釀、蓄積..........,只為了等待警衛出現制止的那一刻,才去共同製造那個聲嘶力竭的戲劇化頂點。 那種感覺突兀而鮮明,我不由得聯想:是不是,警衛、我,睡了的、睡不了的、報案的、隱忍的.....鄰居們,這兩三個月以來,都不知不覺各自以某種方式,在共同存在的某個時空中,參與了這場舞台劇?而這台戲的幾位主角,每一次,又是各自帶著多少的意識、還

身體圖騰的聯想

圖片
日前搭乘捷運,迎面走來一名身形纖瘦的運動型女孩,小麥色的上臂刺了一隻蜂鳥,線條秀氣大方,隨著肌肉律動,鮮活得讓人移不開眼。 . 我不由自主想著,時代在變,刺青的意義也在改變。從不同文化、宗教的正面或負面集體意義,逐漸更多轉向個人的意義,甚至,單純是為了流行和愛美。 . 其實,說起身體圖騰的意義,一如許多主題一我毫無研究,只記得往日幾個老美同學經常告誡大家,女生千萬不要以為高貴而紋上玫瑰,因為腰腹肥胖後會變成高麗菜;男生千萬不要為了耍酷刺上蠍子,畢竟有朝一日會變成大龍蝦 ..... . 諸如此類的刺青笑話,每每令我捧腹不已,直到聽說有人因為刺青失敗而試圖自殺,後來又聽說有年輕人一時衝動,在身上刻寫「最愛」的名字,卻在短短兩、三個月後感情告吹而悔不當初 ..... 。我猜,這些令人感傷的事例中,讓故事主角倍感錐心的,或許不只是圖案的美醜;而是對當事人而言,圖騰本身的意義因其中某些獨特因素,遭受到無可彌補的破壞。 . 曾經讀過一篇網路文章,其中展示了幾位頗具天賦的刺青藝術家,運用身體圖騰創作,為客戶遮蓋受傷或手術疤痕的作品照片。原本醜陋而具有創傷性的疤痕,經過藝術家與客戶的討論和設計改造,最終成為令人驚艷和嘆為觀止的身體藝術。 . 這些獨一無二的身體圖騰,訴說著獨特的生命故事,宣告著身心創傷的修復,隱喻著對痛苦經歷的重新詮釋;新創造的身體樣貌,甚至可以成為心理力量的重要記號。 . 説不震撼,是騙人的。無論傷口或刺青,都會帶來極大的痛楚。在復原的傷口上刺青,那要多大的誘因?又要多大的勇氣?   感動,在胸口蕩漾,是一種撞擊 ....  . 雖然,這完全有可能只是我單方面的自作多情。但即便是投射,終究是當時心中的一份真實;這時候,不妨請理性,坐下來喝杯咖啡。 . 而同樣是刺青,在古代華人文化中是羞辱犯人的「黥墨」之刑,在世界各部落文化中是英雄勇士和女性成熟的象徵,在古以色列文化中,卻又被視為負面行為  ..... . 到站了 —— 蜂鳥刺青勾起的聯翩浮想,在蟻群般推擠著下車的人流中嘎然而止。再度想起這事,模糊憶起的聯想已所剩無幾;當時想上網搜尋刺青藝術的好奇和衝動,也早已煙消雲散。 . 不過,還是記錄下來吧。 能記錄的,無非是心情;是凡夫俗子說不清楚的、那般潦草的心情。只是,這些心情

低頭的玩偶——關於科技上癮

科技或社群媒體上癮,不是因為我們自制力不足,而是缺乏覺察。 科技產品或平台的設計,本質就是廣告,目的是要吸睛並形成黏著度、不斷回來點擊。腦部受到「激勵」產生 cortisol... 就跟玩吃角子老虎的效應一樣,欲罷不能;如果不玩,就會焦慮;消除焦慮,就一定要玩,最後成癮。 其實,社群媒體早已偏離原始設計、與人連結的目的,導致人際疏離、帶來焦慮,這是眾所周知的。而訊息碎片化、內容浮濫而虛實不明、物化、暗示要虛榮 ... ,也都引發各類前所未有型的焦慮,並已形成全球性的社會問題。 但我們渾然不覺,不僅自己沈溺,甚至容許幼兒玩平板。最近聽一個年輕爸爸很得意的表示帶孩子有什麼難呢,「我就讓平板當保姆、帶小孩啊」。我聽得心中冒出一堆冷汗 😓 。 諷刺的是,不僅 Jobs 不讓自己的孩子用 iPhone 。近年來,矽谷工程師紛紛把孩子們送到特殊成立的「沒有電子產品的學校」,訓練原始生活能力、接受深度人文素養 .... ,培養他們日後可以操控科技,而不受控於科技。 如果我們自己不覺察,就永遠只能在這個洗腦的遊戲中,成為「低頭的玩偶」,任人擺布。 Quoted lines —— * (Technologies companies are) selling an addictive product to children. * Technology is not neutral. They want you to use in particular ways, and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Because that's how they make their money. You don't realize it, but you are being programmed. * Get off facebook and put your face in a boo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IW3y3x6o_g https://my-inmost-being.blogspot.com/2019/07/Tech-addiction.html  # 低頭的玩偶 # 科技上癮 # 平板 #

迷人的樂器 - 陶笛

圖片
陶笛(拉丁語:Ocarina)又稱西洋塤(音:熏)。六孔陶笛跟中國的塤形狀很像,但二者是否同源,已無從稽考。然而源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已有1200年歷史的「泥哇嗚」,以及源於湖北春秋戰國時期的「嗚嘟」,卻都與現代陶笛的基本特徵完全一致,不但在外形上類似,而且都具備陶笛哨口,甚至連孔數都完全一致;另外的共通點則是都是主要以陶泥燒製的閉管式樂器。 六世紀的南美瑪雅和阿茲特克文化中也曾出現一種裝飾和祭祀用的仿鳥鳴彩繪樂器,這有可能是現代陶笛的雛型。 1527年,歐洲航海家將南美洲的阿茲特克人帶回歐洲,並首次在歐洲以陶笛奏出樂章。最初歐洲人只把陶笛當成玩具樂器,直到1860年義大利燒磚工匠兼音樂家Giuseppe Donati於1860年製出十按孔陶笛,並命名為ocarina,在義大利博洛尼亞方言中,oca意指小鵝⋯⋯⋯⋯(其餘資料請繼續參考維基百科) 🎼🎼🎼🎼🎼🎼🎼🎼🎼🎼🎼🎼🎼🎼🎼 如塤如箎 ㄖㄨˊ ㄒㄩㄣ ㄖㄨˊ ㄔˊ 《詩‧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塤如箎。」(牖:音「有」)(塤:土製樂器;箎:竹管製樂器。又作「#壎箎相和」) 《詩經·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壎,仲氏吹篪。」因此 #伯壎仲篪 指的是哥哥吹壎、弟弟吹篪,和諧吹奏、彼此應和,比喻兄弟和睦。

象徵語言 —— 明喻(Simile)

圖片
明喻( simile )和隱喻(或暗喻 metaphor ) 是我們平日經常使用的兩種象徵 (figurative) 語言。 中文和英文的象徵性語言還有很多種,基本上都具有超越字面( literal )意義、 引發視覺想像,讓口語描述或文字所形容的人事物更加鮮活生動的特性。 明喻,基本上是:        ( 什麼)像是 / 如同         ( 什麼)。 例如, 她美「若」天仙,或他這人油滑得像條泥鰍。 第一句換成英文,有兩種說法: She is as beautiful/nice as an angel. 她漂亮得「像」個天使( as + 形容詞 / 副詞 + as )       除非情境或表達需求,否則平時表達用 angel 就可以了,       不一定非得照字面來個 fairy ,或是 goddess 🙃 She is like an angel. 她「如同」天使( like + 名詞)      可能是漂亮、人好,或內外兼美 第二句換成英文,同樣可以套用這兩種說法: He is as slippery as an eel. 他狡猾得「像」條鰻魚( as + 形容詞 / 副詞 + as )      鰻魚 vs 泥鰍,待會兒會說明。 He is like an eel. 他「就像」鰻魚一樣( like + 名詞)   無論鰻魚或泥鰍,這人滑溜的特性不言而喻。   如果是寫文章,由於有上下文,因此這句話獨立存在並非不可能。   如果是對話,對方如果沒聽懂自然會發問,我們可以決定要更白、還是要賣關子。 這裡有一個地方很有意思,或許你已經發現了,就是語言自帶文化差異。 首先,華人文化中原本只有「仙女」, 所以中文説,她美若「天仙」,而英文説“ angel ”。 涵融西方文化之後,我們熟悉了「天使」這個十分類似但又不太一樣的概念, 於是「仙女」和「天使」這兩個用詞也自然而然成為不同的鑰匙, 啟動了不同的心理畫面。 其次,華人的稻米文化生活中少不了泥鰍( pond loach ) 這種棲息於池塘底部,平時吃水藻、